什么是投射效应?投射效应的生活例子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疑邻盗斧”,什投射效射效生活意思是应投说,有一个人怀疑自己的什投射效射效生活邻居偷了自己家的斧头,因此他看邻居的应投一举一动都像是在偷东西,无论邻居做什么,什投射效射效生活他都感觉人家像小偷。应投但最后他却发现,什投射效射效生活自己家的应投斧头根本没有丢。这就是什投射效射效生活典型的投射效应。投射又称为外射作用,应投是什投射效射效生活指将自己身上的东西,比如,应投个性、什投射效射效生活好恶、应投欲望、什投射效射效生活想法、情绪等,像投影仪一样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有同样的认知与感受。简单来说,就是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衡量他人,比如,心地善良的人认为别人都是善良的,斤斤计较的人认为别人都很小气。
投射效应的提出者是精神分析始祖弗洛伊德,他认为,心理投射就是一种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这是人类早期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同化投射”的概念,指那些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时期的儿童,常常会认为他人的感受是和自己相同的,他们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他人,而无法从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他人。因此,“同化投射”往往带有潜意识表达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效应也经常发生,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相同投射,人们通常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比如,自己觉得很热,就以为别人也很热,于是不问别人的意见便打开了空调;老师自己认为特别简单的题目,草草讲解几句就完事,可学生们却听得一头雾水。
第二种是愿望投射,即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愿望投射在他人身上,这种类型的投射通常发生在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比如,一个学生强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当老师对他进行一般性点评时,他就会重点关注老师夸奖他的地方,最后将一般性点评理解为赞赏的评价。
第三种是情感投射,就是人们在看待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时,往往会代入个人情感。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看自己喜欢的人会越看越喜欢,觉得这个人哪里都好;相反,如果对方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不顺眼,看这个人哪里都不对劲。美国心理学家罗斯曾经做过一个有关“投射效应”的实验:
罗斯来到一所大学,向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上一块大牌子在学校里走几圈,结果只有48名大学生同意了这个“奇怪的实验”。
在公布实验结果之前,罗斯单独询问那些大学生:“你认为其他同学会同意吗?”结果,那些同意背上牌子在学校里走几圈的大学生大多认为其他学生也会同意,而那些表示拒绝背牌子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其他学生也同样会拒绝。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这些大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了。
从客观上来说,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偏差,容易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因此,我们在日常交际、沟通、决策的过程中,要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要尽量避免投射效应的影响,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地看待事情,避免以己度人。
不过,我们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投射效应的积极面去改变一些看法,去解决一些问题。投射效应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只要心中有爱,哪怕世界荒芜,眼里也会看到美好;只要心中有光,哪怕眼前一片黑暗,自然也能够看到出口。
墨菲定律指出,如果你预感可能会出错,那么它就必然会出错,这也是一种投射效应。我们心中的预感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最后影响事情的结果。所以,当我们预感到可能会出错的时候,最后往往真的会出错。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预感到自己不会犯错,那么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了。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看待事物的态度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责任编辑:心理资讯)
-
【行业论坛】2015年萧山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术年会,心理咨询专业训练
关于举办2015年萧山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行业论坛的通知各位会员: 为进一步普及推广心理咨询知识,给协会全体会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推进我区心理咨询行业的积极发展,特举办 ...[详细]
-
水桶效应是啥意思?“水桶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首先提出。它指一只水桶要想盛满水,木桶的每块木板必须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水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 ...[详细]
-
行为心理学者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就是一种强化练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行为潜力,这种行为潜力具有相对永久性的变化特性。当个体在学习时,习得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并被保留下来,与其他已经 ...[详细]
-
跳槽的辞职报告锦集八篇现今,辞职越来越常见了,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职位,这时候有可能会要求我们写辞职报告。怎样写好辞职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跳槽的辞职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 ...[详细]
-
在爱情的世界里,姑娘们常常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期待自己的真心能够感化对方,让那个看似不羁的“渣男”为自己而改变。然而,这种执着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伤害和失望。姑娘们啊,在投入这份艰难的情感战役之前,请务必 ...[详细]
-
在说服过程中,信息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起作用,称为“敲警钟效应”或“唤起恐惧效应”。心理学家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引起不同程度恐惧的材料最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这次 ...[详细]
-
女友与父母发生争执,应该如何处理?1. 理解双方立场在处理女友与父母之间的争执时,首先要理解双方的立场。父母是长辈,他们可能有着自己的期望和担忧,希望女友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决定。而女友则是成年人, ...[详细]
-
在说服过程中,信息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起作用,称为“敲警钟效应”或“唤起恐惧效应”。心理学家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引起不同程度恐惧的材料最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这次 ...[详细]
-
在爱情的世界里,姑娘们常常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期待自己的真心能够感化对方,让那个看似不羁的“渣男”为自己而改变。然而,这种执着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伤害和失望。姑娘们啊,在投入这份艰难的情感战役之前,请务必 ...[详细]
-
表白被拒绝了,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尴尬和失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心喜欢对方,那么是否应该放弃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继续追求他/她呢?1. 接受拒绝并保持自信首先,接受对方的拒绝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 ...[详细]